|
和徐榷院唐佐見寄七首 / 作者:何夢桂 |
苒苒歲月晚,悠悠美人思。
皎皎在天月,娟娟落水涯。
相思何所寄,日莫折瓊枝。
哀鴻翅翎短,苦為稻粱縻。
原言化為云,長與龍相隨。
|
|
和徐榷院唐佐見寄七首解釋: 《和徐榷院唐佐見寄七首》是宋代詩人何夢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苒苒歲月晚,
時光匆匆過去,
悠悠美人思。
心中想念著那位美麗的女子。
皎皎在天月,
明亮的月亮高懸在天空,
娟娟落水涯。
優雅的女子如同一朵花般在水邊徘徊。
相思何所寄,
思念之情何處寄托,
日莫折瓊枝。
白天無法折下珍貴的玉枝。
哀鴻翅翎短,
悲傷的鴻雁羽翼短小,
苦為稻粱縻。
艱辛地依附于稻谷之間。
原言化為云,
最初的誓言化作了浮云,
長與龍相隨。
卻與龍一同長存。
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美麗女子的深深思念之情。歲月匆匆,時光流轉,詩人在晚年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對美人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月亮高懸天空,猶如美人高潔的品質,寄托著詩人的柔情與思念。女子在水邊徘徊,如同花兒般娟娟動人。然而,相思之情無處可寄,白天無法表達,只能埋藏于內心深處。詩中的鴻雁羽翼短小,寓意著詩人與美人之間的距離與隔閡,如同鴻雁無法飛得更遠。最初的誓言與承諾如同浮云般消散,但詩人的思念將長存不變,與龍一同永恒。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美人的深情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巧妙地運用象征手法,通過描繪月亮、水邊、鴻雁等形象,抒發了內心的情感,并喚起讀者對美好時光和逝去歲月的感慨。整首詩意蘊含深遠,給人以思索與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