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夾谷書隱先生六首 / 作者:何夢桂 |
堪輿渺與極,俯仰慨古初。
皇風戰涿鹿,草野傷血涂。
動華襲文明,不肯私均朱。
誓命纘王業,侵伐紛霸圖。
春秋二百祀,已矣吾道孤。
天不生夫子,民極誰其扶。
|
|
上夾谷書隱先生六首解釋: 詩詞:《上夾谷書隱先生六首》
中文譯文:
堪輿渺與極,
俯仰慨古初。
皇風戰涿鹿,
草野傷血涂。
動華襲文明,
不肯私均朱。
誓命纘王業,
侵伐紛霸圖。
春秋二百祀,
已矣吾道孤。
天不生夫子,
民極誰其扶。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作家何夢桂的《上夾谷書隱先生六首》之一。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觸動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
詩的開篇表達了堪輿(地理風水學)的博大精深和無邊無際的特性,使人感嘆萬物之大和自身的渺小。接著,作者從高處俯瞰古代的興衰,對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初期的變遷產生了感慨。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皇風戰涿鹿的歷史事件,這是指戰國時期的涿鹿之戰,暗示了戰爭帶來的傷亡和破壞。草野傷血涂則表達了悲憤之情,揭示了戰爭對百姓的痛苦和國家的衰敗。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討論了文明的傳承和發展。動華襲文明意味著文明的遷移和流轉,但不肯私均朱則暗指統治者不愿平等對待百姓,導致社會出現了不公平和混亂。
詩的結尾,作者宣誓要繼續追求王業,不斷奮斗。侵伐紛霸圖表達了對侵略和爭霸的反思。春秋二百祀表示已經過去了200年,作者的道路變得孤獨和艱難。最后兩句"天不生夫子,民極誰其扶"表達了作者對明君的希望,指出民眾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需要有賢明的君主來挽救。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歷史的興衰和對當時時局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戰爭、文明、公平以及國家命運的反思和擔憂。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明君的期望,希望有一位賢明的君主能夠挽救民眾的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