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甸春(寓念奴嬌丙申歲游高沙,訪淮海事跡) / 作者:張輯 |
短髯懷古,更文游臺上,秋生吟興。
聞說坡仙來把酒,月底頻留清影。
極目平蕪,孤城四水,畫角西風勁。
曲闌猶在,十分心事誰領。
詞卷空落人間,黃樓何處,回首愁深省。
斜照寒鴉知幾度,夢想當年名勝。
只有山川,曾窺翰墨,仿佛余風韻。
舊游休問,柳花淮甸春冷。
|
|
淮甸春(寓念奴嬌丙申歲游高沙,訪淮海事跡)解釋: 《淮甸春(寓念奴嬌丙申歲游高沙,訪淮海事跡)》是宋代張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短髯懷古,更文游臺上,秋生吟興。
聞說坡仙來把酒,月底頻留清影。
極目平蕪,孤城四水,畫角西風勁。
曲闌猶在,十分心事誰領。
詞卷空落人間,黃樓何處,回首愁深省。
斜照寒鴉知幾度,夢想當年名勝。
只有山川,曾窺翰墨,仿佛余風韻。
舊游休問,柳花淮甸春冷。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淮甸春天游覽高沙時的情景。詩人以短髯(指自己)懷古之情,登上高臺,秋天的景色激發了他吟詠的興致。他聽說有一位名叫坡仙的人來此共飲美酒,月亮在天底下掛著,留下清晰的倒影。眺望四周平坦的原野和孤立的城池,西風吹拂著畫角,非常猛烈。曲闌依然存在,但是心事卻無人知曉。詩詞從詞紙上飄落,如今黃樓何處,回首時心中的憂愁更加深沉。斜陽照射下,寒鴉知曉時間已經過了幾度,詩人幻想著過去的名勝風景。只有山川依舊存在,曾經領略過文人墨客的風采,仿佛依然保留著詩人的風韻。舊時的游覽已經結束,不再提及,柳花在淮甸的春天已經冷落。
賞析:
這首詩詞以淮甸春天的游覽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現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過去的懷念。詩人以短髯自指,表達了自己對古代文人的懷念和對文學的熱愛。秋天的景色使他產生吟詠之興,而聞說坡仙來舉行酒宴,月亮的倒影增添了一分詩意。詩人通過描繪平坦的原野和孤立的城池,以及風吹拂的畫角,營造出一種孤寂和痛苦的氛圍。曲闌雖然依然存在,但是詩人的心事卻無人知曉,這種內心的孤獨感在詩中得到了體現。詩人的詞紙如今飄落在人間,黃樓的位置已經不可考,回首時的愁苦更加深沉。詩人通過寒鴉知曉時間已經過了幾度,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年輕時光的憧憬。盡管時光流轉,只有山川依舊存在,仿佛保留著詩人曾經領略過的文人墨客的風采,這是對文學傳統的回味和贊美。最后,詩人表示舊時的游覽已經結束,不再提及,柳花在淮甸的春天已經冷落,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變遷的感慨。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描繪和情感表達的交織,展現了詩人對古代文人的向往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詩中融入了孤寂、痛苦、回憶和無奈等情感,以及對山川和文學傳統的贊美。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內心的情感,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觸動,引發讀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