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 / 作者:洪咨夔 |
汾陰有古鼎,金景歊浮云。
斡棄不知愛,瓦豆薦苾芬。
提攜向中庭,拂拭蒼蘚紋。
雖非大籀篆,仿佛猶八分。
|
|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解釋: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汾陰有古鼎,
InFenying,thereisanancienttripod,
金景歊浮云。
Itsgoldenbrillianceshinesthroughthedriftingclouds.
斡棄不知愛,
Neglectedandabandoned,itisunawareoflove,
瓦豆薦苾芬。
Yet,eveninitshumblestate,itoffersfragrantincense.
提攜向中庭,
Liftedandcarriedintothecourtyard,
拂拭蒼蘚紋。
Itsmoss-coveredsurfaceisgentlycleaned.
雖非大籀篆,
Thoughnotmonumentalorgrand,
仿佛猶八分。
Itstillpossessesanauraofbeauty.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一個古老的鼎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古物的贊美和思考。鼎是中國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著尊貴和歷史的傳承。作者通過描繪鼎的形象,展示了它的獨特美感和價值。
首先,作者提到汾陰,這是一個地名,也是鼎的所在地。鼎被描述為金色的景象,它的光芒穿透浮云,呈現出一種耀眼的光輝。這種描繪使人感受到鼎的壯麗和莊嚴。
然而,鼎卻被斡棄,被遺忘在一旁,不為人所愛。盡管如此,它仍然自愿獻上苾芬(一種香草或香料),以表達自己的虔誠和美麗。
接下來,鼎被提攜到中庭,被人們重新重視和呵護。人們輕輕地拂拭它表面上的蒼蘚紋路,使它煥發出新的光彩。盡管這個鼎并非特別雄偉壯觀,但它仍然具有一種特別的美感,仿佛仍然擁有八分之七的完美。
整首詩以鼎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思考。它強調了即使被遺忘或忽視的事物,仍然可以展現出獨特的美感和價值。通過對鼎的描繪,詩中蘊含了對美的追求、對傳統的珍視以及對生命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