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 / 作者:洪咨夔 |
攕攕兒女手,申旦軋機杼。
織成遍地錦,翠鳳濕花露。
三年卷篋中,背立泣不遇。
持歸付刀尺,晝線金針度。
|
|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解釋: 《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攕攕兒女手,申旦軋機杼。
織成遍地錦,翠鳳濕花露。
三年卷篋中,背立泣不遇。
持歸付刀尺,晝線金針度。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婦女辛勤勞作的場景。詩中通過織布的過程來表達了作者對女性勞動的贊美和感慨。女子們手牽著手,在清晨開始工作,將紡車轉動,紡線織布。經過辛勤努力,他們織成了遍地的錦繡,好似翠鳳沾濕了花露。然而,詩中也流露出作者對女性勞動所遭遇的不公平和困境的關切。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女子的同情和敬意,她們在三年的時間里辛勤勞作,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盡管如此,作者還是將這些美麗的織物帶回家,拿給丈夫和子女使用,他們用金針來度量白天的線。
賞析:
這首詩以織布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展現了女性的辛勤勞作和不易。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如"攕攕兒女手"、"申旦軋機杼"、"織成遍地錦"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織布過程的細致和女性們的勤勞。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女性勞動待遇的思考和關切,揭示了社會不平等和女性所面臨的困境。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同情和對女性勞動的敬意,使整首詩更具感染力。
這首詩詞既展示了宋代社會中婦女的勞動現狀,又表達了作者對女性勞動的理解和關注。它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女性的勞作場景,同時通過對女性勞動的贊美和思考,呈現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對女性勞動的思索。這首詩詞不僅具有文化價值,還給人們提供了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