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廬山五猗 / 作者:洪咨夔 |
猗若人兮草堂,谷簾夕陰兮香爐朝陽。
表溟以涬以為門兮,架虛空以為屋。
四海非無友兮,邀白云而同宿。
風露澹兮我琴,舞玄鶴兮龍吟。
與太古兮同音,尚靈修兮知心。
|
|
廬山五猗解釋: 《廬山五猗》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猗若人兮草堂,
谷簾夕陰兮香爐朝陽。
表溟以涬以為門兮,
架虛空以為屋。
四海非無友兮,
邀白云而同宿。
風露澹兮我琴,
舞玄鶴兮龍吟。
與太古兮同音,
尚靈修兮知心。
中文譯文:
猗若似人的是我草堂,
山谷的簾子在夕陽下陰涼,香爐在朝陽中溫暖。
用大海的廣闊來作為門,
用虛空的高遠來作為屋。
四海并非沒有朋友,
我邀請白云一同留宿。
風露輕柔地拂過我的琴,
舞蹈的玄鶴發出龍一般的吟唱。
與遠古時代的音樂相韻呼應,
崇尚靈性修養,我明白你的心意。
詩意和賞析:
《廬山五猗》通過描繪廬山上的草堂景致,表達了洪咨夔對自然與心靈的交融與追求。詩中以自然景觀來寄托內心情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向往。
詩中的猗若人兮草堂,谷簾夕陰兮香爐朝陽,描述了詩人草堂的景象,以山谷的簾子為境,夕陽的余輝給草堂帶來涼爽,朝陽的溫暖則讓香爐散發出芳香。這種景象呼應了自然的變幻和光陰的流轉,展現了自然的美麗和生命的活力。
詩中的表溟以涬以為門兮,架虛空以為屋,表達了詩人對廣闊自然的敬畏與融入。用大海和虛空來作為門和屋,展示了詩人超越塵世的胸懷和對自然界的超然意境。這種表現形式體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無限遼闊和無邊寬廣的想象和向往。
詩中的四海非無友兮,邀白云而同宿,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交往的渴望。詩人堅信,四海之內必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邀請白云作伴,一起留宿山中的草堂。這種意境展示了詩人對友情深厚和對人際關系的重視。
詩中的風露澹兮我琴,舞玄鶴兮龍吟,描述了詩人在自然環境中陶冶情操的情景。風露輕柔地拂過琴弦,表達了詩人與自然的交流與共鳴。舞動的玄鶴發出龍一般的吟唱,展現了詩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這種描寫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藝術與自然的融合。
詩中的與太古兮同音,尚靈修兮知心,表達了詩人對傳統文化與精神修養的尊崇。詩人將自己的音樂與古代的音樂相呼應,展示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崇敬。同時,詩人強調修養與心靈的重要性,表達了對內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對廬山草堂的描繪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道的追求。詩人借助自然景觀來寄托內心情感,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對友誼的珍視、對藝術與傳統文化的尊崇,以及對靈性修養和心靈清凈的追求。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性的獨特理解,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和心靈境界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