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 / 作者:蘇軾 |
北客南來豈是家,醉看參月半橫斜。
他年欲識吳姬面,秉燭三更對此花。
|
|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解釋:
《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方的客人南來,怎能稱之為家?
醉眼望著參差的半月斜掛。
未來的歲月,若想認識吳姬的容顏,
只能在三更時分,手持蠟燭與這朵花對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在南方與北方客人相聚時的情景。蘇軾將自己稱為北方的客人,意味著他在南方是陌生的,沒有家的歸屬感。他醉眼望著天空中那彎參差的半月,感嘆自己身處陌生的環境中。在未來的日子里,若想認識南方的美女吳姬,他只能在深夜時分,手持蠟燭與梅花對話,抒發自己對南方生活的孤獨和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北方客人與南方環境的對比,表達了蘇軾在南方的陌生感和思鄉之情。詩中的"北客南來豈是家"一句,直接表達了蘇軾在南方的陌生感,他并不認為南方是自己的家。"醉看參月半橫斜"這句描繪了醉眼望著天空中斜掛的半月,突出了他內心的孤獨和迷茫。"他年欲識吳姬面,秉燭三更對此花"這兩句表達了蘇軾對南方美女吳姬的向往和思念,他希望能在深夜時分,手持蠟燭與梅花對話,寄托自己對南方生活和吳姬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南方生活的陌生感和思鄉之情。他將自己比作北方客人,強調了自己在南方的陌生感和孤獨,而對吳姬的向往和思念則更加突出了他對南方的情感投射。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他對美的追求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