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陵道上雜詠七首 / 作者:洪咨夔 |
玄英范老聞風起,俱為羊裘一釣絲。
堂扁三賢非本意,何如只號子陵祠。
|
|
嚴陵道上雜詠七首解釋: 《嚴陵道上雜詠七首》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玄英范老聞風起,
俱為羊裘一釣絲。
堂扁三賢非本意,
何如只號子陵祠。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嚴陵道上的景色和其中蘊含的哲理。詩中提到了玄英和范老兩位知名文人,他們聞到了微風的跡象,就立刻放下手中的琴弦和釣線,體現了他們對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對藝術追求的專注。然后詩人提到了堂扁三賢,他們原本的志向并不是追求名利,而是追求真理和道德。最后,詩人通過對子陵祠的贊美,表達了對古代賢達的敬仰和對傳統價值觀的推崇。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不同人物和事物的描寫,展示了不同人生境遇和追求的差異。玄英和范老代表了文人墨客,他們對自然和藝術有著敏銳的感知力,能夠從微小的細節中領悟到大自然的變化和美妙。他們放下琴弦和釣線,表達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自然之美的追求。
而堂扁三賢則是代表了另一種追求,他們并不追求名利和物質的享受,而是追求真理和道德的境界。他們的本意并不是在世俗中追求功名利祿,而是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智慧。他們的崇高追求與文人墨客的追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詩人通過對子陵祠的贊美,強調了對傳統價值觀的推崇。子陵祠是對古代賢達的紀念和敬仰之地,詩人認為與其追求名利和功名,不如效法子陵祠,追求道德的高尚和精神的升華。
這首詩詞通過對不同人物形象的比較,展現了不同追求和人生態度之間的差異,同時表達了對自然之美、傳統價值觀以及內心寧靜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