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陵道上雜詠七首 / 作者:洪咨夔 |
石壇千盡薜蘿古,沙徑百盤苔蘚香。
不是先生求矯世,懶將日月趁人忙。
|
|
嚴陵道上雜詠七首解釋: 《嚴陵道上雜詠七首》是宋代洪咨夔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壇千盡薜蘿古,
沙徑百盤苔蘚香。
不是先生求矯世,
懶將日月趁人忙。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嚴陵道上的景色,以及作者對世事的一種看法。石壇上的薜蘿已經(jīng)長滿,顯示出古老的痕跡;沙徑上的苔蘚擴展成百盤,彌漫著一種清香。然而,作者并不認為這是先生們所追求的改變世道的方式,而是批評了那些懶散地趁著別人忙碌而不去追求進步的人們。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觀察。石壇和苔蘚是自然界的事物,它們象征著歷史的積淀和時光的流轉(zhuǎn)。作者通過描述它們的古老和香氣,暗示著歷史和自然的力量。然而,作者并不認同那些只顧自身安逸而不努力改變世界的人們。他用"先生"來指代那些有才華、有能力的人,暗示他們應(yīng)該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來矯正社會的不足。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現(xiàn)象的不滿和批評。他認為那些懶散的人們錯過了改變世界的機會,他們像是趁著別人忙碌而自己悠閑地享受日月的流逝。這里的"日月"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機遇的消逝,而"趁人忙"則表明他們沒有抓住機會去追求進步。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們行為的對比,抒發(fā)了作者對社會不進取的態(tài)度和對那些沒有積極進取精神的人的批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