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村五絕 / 作者:蘇軾 |
老翁七十自腰鐮,慚愧春山筍蕨甜。
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
|
|
山村五絕解釋:
《山村五絕》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山村老翁70歲自己種植蔬菜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歲月變遷的感慨。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翁七十自腰鐮,
慚愧春山筍蕨甜。
豈是聞韶解忘味,
邇來三月食無鹽。
詩意:
這位七旬老翁自己親手用腰間的鐮刀耕種著土地,
他為自己種植的春山蔬菜的美味而感到慚愧。
他并不是為了追求享受美食而忘記了美妙的音樂,
但近來的三個月他卻沒有鹽可以添置。
賞析:
《山村五絕》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質樸的山村老翁。詩中的老翁七旬高齡,仍然自己動手種植蔬菜,展示了他的勤勞和對自然的熱愛。他對自家種植的春山蔬菜的美味感到慚愧,這表明他對自然的饋贈充滿敬畏之情,不敢忘記這種滋味背后的辛勤勞作。
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老翁近來食無鹽的困境,這是對生活困頓的真實寫照。鹽在古代被視為重要的調味品,缺少鹽會使食物缺乏味道,這反映了老翁的生活貧困和物資匱乏。同時,這種物質匱乏也可以被理解為對歲月流轉和時光變遷的感慨。老翁用自己的生活經歷,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曾經的美好時光的懷念。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一個山村老翁的生活畫面,通過對自然、生活和時光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思考和感慨。這首詩詞融合了自然景觀、人物形象和情感表達,既展示了蘇軾對自然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又反映了宋代農村生活的艱辛和貧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