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孤山 / 作者:洪咨夔 |
洶長江其流,未了人我心。
相距才百武,割據東西林。
淵明游其間,買酒時共斟。
虎溪醉來往,同是廬山陰。
清溜轉幽港,斷云度巍岑。
等作如是觀,爐香對森森。
|
|
大孤山解釋: 《大孤山》是宋代洪咨夔所著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洶長江其流,
未了人我心。
相距才百武,
割據東西林。
淵明游其間,
買酒時共斟。
虎溪醉來往,
同是廬山陰。
清溜轉幽港,
斷云度巍岑。
等作如是觀,
爐香對森森。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大孤山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詩人以洶涌的長江流水來比喻自己激蕩不息的內心情感。他感到自己的心境無法得到滿足和安寧。孤山東西相距百里,象征著孤獨和分離。詩人用"割據"一詞暗示自己在這片孤山之間宛如一方諸侯,尋找安身立命之地。他與淵明一起游山玩水,共同品嘗美酒。虎溪是廬山的一條溪流,詩人在這里暢飲,和淵明一同往來。清溜的溪水在幽深的港灣中流轉,云霧飄忽間掠過高峰。詩人以此景象作為觀照,將爐香的氣息與山林的郁郁蔥蔥相對照。
賞析:
《大孤山》以自然景觀與內心情感的交融為主題,展現了詩人洪咨夔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描繪孤山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不安,并通過與淵明的交往與酒宴,表達了對人情的向往。虎溪的形象增添了詩意的濃厚氛圍,清溜的轉動和斷云的浮動則形成了景色的變幻和動態。最后,詩人以爐香與森林為對比,映襯出一種寧靜與安詳的境界。整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通過景物的變化和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的復雜情感。這首詩充滿了禪意和哲思,讓人沉浸其中,感受大自然與人心的交織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