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和老人除日 / 作者:洪咨夔 |
吾道何通塞,人情自寂喧。
無羔還可茗,有鶴不須錢。
議論追嘉佑,聲名續貞元。
壽親惟此爾,一笑柏椒邊。
|
|
謹和老人除日解釋: 《謹和老人除日》是一首宋代洪咨夔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吾道何通塞,
人情自寂喧。
無羔還可茗,
有鶴不須錢。
議論追嘉佑,
聲名續貞元。
壽親惟此爾,
一笑柏椒邊。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洪咨夔對自己道路的迷茫之感,以及對社會人情的冷靜觀察。詩中提到了羔羊和茶,以及仙鶴和金錢,用以比喻世間的事物和人情。洪咨夔認為,無論是否擁有羔羊,茶依然可飲;而仙鶴的存在并不需要金錢作為代價。他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對物質追求和功名利祿的冷漠態度。
此外,詩中還提到了議論、追求嘉佑和續貞元,這些都是歷史上的朝代和時人。這里可以理解為洪咨夔對過去的輝煌和名望的追思,但他認為這些聲名和議論并不能給他的親人帶來真正的壽福。
最后兩句"壽親惟此爾,一笑柏椒邊"表達了洪咨夔對親人的祝福和關懷,他希望親人能夠在柏椒(即長壽之地)邊一笑而過,過上幸福的日子。
賞析:
《謹和老人除日》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思考。通過對羔羊、茶、仙鶴等事物的運用,詩中展現了一種超脫于物欲和名利的態度。洪咨夔以此抒發自己對生活的疑問,對社會的冷靜思考。
詩中的議論、嘉佑和貞元可以理解為歷史和時代的變遷,洪咨夔通過這些詞匯,暗示了自己對逝去時代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反思。然而,他并不認為這些聲名和議論對于壽親(親人)的幸福有實質意義。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祝福和關懷,希望他們能夠在柏椒邊(長壽之地)快樂地生活。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洪咨夔對現實的思考和對親情的珍視,給人以深思和溫暖的感受。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和意象,傳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疑問和對親情的思念與祝福,展現了一種超脫于功名利祿的態度,引發人們對物質追求和人情冷漠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