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半聞鶯 / 作者:洪咨夔 |
木葉青黃幾栗留,盡情啼破兩山幽。
怕人冷落生秋思,故作春聲為遣愁。
|
|
秋半聞鶯解釋: 《秋半聞鶯》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天過了一半,我聽到黃葉和幾顆栗子停留,
小鳥盡情地在兩座幽山間啼叫。
它怕被人遺忘而感到孤寂,所以偽裝成春天的聲音來排遣憂愁。
詩意:
《秋半聞鶯》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小鳥的哀鳴聲。在秋天的深處,洪咨夔感受到樹葉變黃、栗子成熟的跡象。他聽到了小鳥在兩座幽山之間啼叫,但這種聲音并不是春天的歡快聲音,而是寄托了小鳥內心的孤獨和憂愁。小鳥偽裝成春天的鳴叫聲,表達了它們對被人冷落的擔憂和對孤獨的排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天為背景,通過描繪樹葉的顏色和栗子的成熟,展現了秋天的景象。其中的"木葉青黃幾栗留"一句,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秋天的特點,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秋天的氣息。接著,詩人通過"盡情啼破兩山幽"一句描述小鳥在幽山之間自由自在地啼叫,展現了自然界中的生機和活力。然而,接下來的"怕人冷落生秋思,故作春聲為遣愁"揭示了小鳥的內心孤獨和憂愁,它們偽裝成春天的聲音,試圖排遣自己的憂愁和尋求關注。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季節變換和生命的思考。它以簡練的文字勾勒出秋天的景象,同時通過小鳥的形象傳達了作者對孤獨和渴望關注的情感。整首詩詞意境高遠,表達了人與自然的交融與共鳴,引發讀者對季節變遷和生命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