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四首 / 作者:蘇軾 |
鳳雛驥子日相高,白發(fā)蒼顏笑我曹。
讀遍牙簽三萬軸,卻來小邑試牛刀。
出處年來恨不齊,一樽臨水記分攜。
江湖咫尺吾將老,汝潁東流子卻西。
白馬津頭春水來,白魚猶喜似江淮。
使君已復冰堂酒,更勸重新畫舫齋。
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當年綠發(fā)新。
故國依然喬木在,典刑復見老成人。
|
|
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四首解釋:
《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四首》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鳳雛驥子日相高,
白發(fā)蒼顏笑我曹。
讀遍牙簽三萬軸,
卻來小邑試牛刀。
譯文:
年輕的鳳凰和駿馬都有遠大的抱負,
但我雖然年老白發(fā),卻對此嗤之以鼻。
我讀過三萬卷書籍,
現(xiàn)在來到這個小地方試試我的才能。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送別歐陽主簿赴官韋城的作品,表達了蘇軾自嘲的情緒。詩中的鳳凰和駿馬象征著有志青年,他們在日出時升起,預示著他們的前程高遠。而蘇軾則自稱年老、白發(fā)蒼顏,笑自己不如這些年輕人。他自嘲地表示自己雖然讀了很多書籍,但只是來這個小地方試試自己的能力而已。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蘇軾對自己年老的感慨,同時也暗示了他對年輕人的羨慕和惋惜。鳳凰和駿馬都是象征著才能和潛力的形象,與蘇軾自稱的白發(fā)蒼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對比,蘇軾表達了自己對年輕時光的懷念和對自己才華的懷疑。他讀過大量的書籍,但卻感到自己的成就有限,只能在這個小地方試試自己的才能。整首詩情感真摯,文字簡練,通過鳳凰、駿馬和白發(fā)蒼顏的對比,展現(xiàn)了作者的自嘲和自省,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