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廷邁 / 作者:洪咨夔 |
步障晴絲夾道青,土橋石磴向西坰。
李烏奴宅空懷古,武阿婆祠懶乞靈。
杜宇一聲猶客路,白云萬里是親庭。
只應(yīng)江水知人意,東下何曾半息停。
|
|
再和廷邁解釋: 《再和廷邁》是宋代洪咨夔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再和廷邁
步障晴絲夾道青,
土橋石磴向西坰。
李烏奴宅空懷古,
武阿婆祠懶乞靈。
杜宇一聲猶客路,
白云萬里是親庭。
只應(yīng)江水知人意,
東下何曾半息停。
譯文:
陽光下,晴朗的絲綢飄動在青翠的小道間,
土橋和石階通向西坰。
李烏奴的宅院空蕩蕩,懷念古人往事,
武阿婆的祠廟懶得祈求神明。
杜宇一聲鳴叫,仿佛是個旅行者,
白云無論在萬里之外還是近在咫尺,都是親切的家園。
只有江水才能理解人的心意,
東流不曾停歇一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相結(jié)合的圖景。詩人以細(xì)膩的筆觸描繪了陽光明媚的日子,晴朗的絲綢隨風(fēng)飄動在青翠的小道上。土橋和石階向西延伸,引領(lǐng)人們進(jìn)入一片寧靜的山野。
詩中提到了李烏奴和武阿婆,暗示了這個地方曾經(jīng)有人居住,留下了歷史的痕跡。然而,現(xiàn)在的宅院空蕩蕩,祠廟也懶得祈求靈驗。這表達(dá)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遺失的榮光的感慨。
詩中的杜宇的鳴叫聲象征著旅行者的呼喚,白云則代表了廣袤的家園。無論是在遠(yuǎn)方還是近在眼前,白云都給人以親切感。只有江水才能真正理解人的心意,它東流不息,從未停歇。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抒發(fā)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在荒涼的宅院和廢棄的祠廟中,詩人感嘆人事已非,但白云和江水依然存在,給人以安慰和慰藉。這種對自然的倚重和心靈寄托,傳遞出一種超越時空的寧靜與安寧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