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用陀字韻 / 作者:洪咨夔 |
煙霏深處萬山羅,閑裹工夫歲月磨。
上采緯書乾鑿度,下搜雜志薛延陀。
手披不厭薰沉水,心悟何妨涉貝多。
若問尊經閣中事,南豐作記也須呵。
|
|
再用陀字韻解釋: 《再用陀字韻》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煙霏深處萬山羅,
閑裹工夫歲月磨。
上采緯書乾鑿度,
下搜雜志薛延陀。
手披不厭薰沉水,
心悟何妨涉貝多。
若問尊經閣中事,
南豐作記也須呵。
譯文:
煙霧籠罩著深山萬重,
靜靜地包裹著歲月的磨礪。
上游采緯編織經綸之書,
下搜尋各種雜志與薛延陀之作。
手披不厭沉浸在文學的河水中,
心領悟,又何妨深入貝多的世界。
如果問起尊經閣中的事情,
南豐作記也是需要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煙霧籠罩深山的景象開篇,形象地描繪了一個幽靜而神秘的場景。作者以“閑裹工夫歲月磨”表達了對時間的感慨,時間的流逝無聲無息地打磨著一切。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作者的學習和創作過程。他上游采緯,編織紛繁的經綸之書,下游搜尋各種雜志和薛延陀的作品。這表明作者勤奮學習,廣泛涉獵各種文化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才華和見識。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手披不厭薰沉水,心悟何妨涉貝多”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追求。他用手撫摸沉浸在文學之中,不厭其煩,心靈通過涉足貝多(指古代風格獨特的詩文)的世界而得到啟迪。
最后兩句“若問尊經閣中事,南豐作記也須呵”,表明作者對于經書和文化知識的重視。他自稱南豐作記(可能是作者自號),意味著他也有著記錄和傳承文化的使命。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作者的學習、創作和對文化的追求,表達了洪咨夔對于知識和文學的熱愛,以及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士人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和對文化的執著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于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