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妒佳月 / 作者:蘇軾 |
狂云妒佳月,怒飛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潔白。
爰有謫仙人,舉酒為三客。
今夕偶不見,泛瀾念風伯。
毋煩風伯來,彼也易滅沒。
支頤少待之,寒空凈無跡。
粲粲黃金盤,獨照一天碧。
玉繩慘無輝,玉露洗秋色。
浩瀚玻璃盞,和光入胸臆。
使我能永延,約君為莫逆。
|
|
妒佳月解釋:
《妒佳月》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狂云妒佳月,怒飛千里黑。
狂猛的烏云嫉妒美好的明月,怒氣騰騰地遮掩了千里的天空。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潔白。
美好的明月并不生氣,它曾經是如此純潔無瑕。
爰有謫仙人,舉酒為三客。
于是有一位被貶下凡間的仙人,舉起酒杯與明月為三人作伴。
今夕偶不見,泛瀾念風伯。
今晚卻偶然不能見到明月,心中涌起對風伯的思念。
毋煩風伯來,彼也易滅沒。
不要麻煩風伯前來,因為他的存在也容易被遺忘。
支頤少待之,寒空凈無跡。
我稍微等待一下,清寒的天空中沒有一絲痕跡。
粲粲黃金盤,獨照一天碧。
明亮輝煌的黃金盤,獨自照耀著一片碧藍的天空。
玉繩慘無輝,玉露洗秋色。
玉繩失去了光彩,玉露洗凈了秋天的顏色。
浩瀚玻璃盞,和光入胸臆。
遼闊無垠的玻璃杯,和光進入我的胸膛。
使我能永延,約君為莫逆。
讓我能夠永遠享受這美好時光,與你約定永不離棄。
這首詩詞《妒佳月》以蘇軾獨特的筆觸,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逝去美好的懷念之情。詩中的妒佳月、謫仙人和風伯等形象都是蘇軾自己的想象和聯想,通過這些形象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純潔和美好的追求。詩詞中的意象豐富,用詞精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感受和對情感的深沉思考。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美好的月光和空靈的境界,給人以靜謐、深遠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