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去 / 作者:洪咨夔 |
鳳凰知細德,甌鳥識機心。
物理固知此,世情非特今。
足纓清與濁,厲揭淺知深。
覺破從前夢,長歌月滿襟。
|
|
垂去解釋: 《垂去》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洪咨夔。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鳳凰知道細微的美德,甌鳥理解人的機心。
物理學固然了解這一點,世情并非只有現在才有。
足部的纓帶有清凈和濁浪之分,勇敢揭示表面的人對深層的了解淺薄。
覺醒于過去的夢幻,長歌唱響滿懷月光。
詩意:
這首詩通過鳳凰和甌鳥的形象,表達了對細微美德和人情世故的理解。詩人認為物理學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質,但人情世故并非只有現在才存在,而是歷久彌新的。詩中提到足部纓帶的清凈和濁浪之分,暗指在人際關系中,有些人只了解表面,對內心深處的理解卻淺薄。最后,詩人喚起過去的夢幻,以長歌的方式表達對月光般美好事物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鳳凰和甌鳥為隱喻,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細微美德和人情世故的思考。鳳凰和甌鳥在中國文化中都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它們被認為是美好和智慧的象征。詩人通過這兩個形象,表達了對于品德和人心的重視。
詩中提到物理學固然能揭示事物的本質,但人情世故并非只有現在才有,而是古往今來都存在的。這種觀點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傳統的尊重,同時也暗示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社會現象有其一脈相承之處。
詩中的足纓清與濁,厲揭淺知深一句,意味著詩人對于人際關系的思考。有些人只看到表面現象,對于內心深處的理解卻是膚淺的。這種現象在當今社會中仍然存在,因此詩詞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最后的長歌月滿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謳歌和贊美。長歌的意象傳遞出一種豪邁和激情,月滿則象征了美好和祥和。詩人通過這樣的表達,寄托了自己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總的來說,《垂去》這首詩詞通過隱喻和意象的運用,以及對于細微美德和人情世故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對于人際關系的思索。在語言上,詩詞簡練而含蓄,意境深遠,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