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李公謹美人行見寄 / 作者:洪咨夔 |
梨花深寂楊花閑,雨鳩晴鳩兩關關。
越王樓下春事繁,有美一人心獨丹。
欲往從之厚我顏,無繡段兮為君歡。
子規夜嗥斗闌干,江草碧色江波漫。
芙蓉城頭芳露乾,有美一人擁朝寒。
欲往從之髀肉酸,無桂棹兮揚君瀾。
牛頭撥云尋懶殘,牛背落日人空還。
短筇尚點湘妃斑,好春未必天能慳。
東風到處如家山,白發相對毋永嘆,荼蘼姑架三百間,為君醉倒驕旁觀。
|
|
次李公謹美人行見寄解釋: 《次李公謹美人行見寄》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美麗的女子的形象,并流露出詩人對她的深深傾慕之情。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梨花深寂楊花閑,
雨鳩晴鳩兩關關。
越王樓下春事繁,
有美一人心獨丹。
欲往從之厚我顏,
無繡段兮為君歡。
子規夜嗥斗闌干,
江草碧色江波漫。
芙蓉城頭芳露乾,
有美一人擁朝寒。
欲往從之髀肉酸,
無桂棹兮揚君瀾。
牛頭撥云尋懶殘,
牛背落日人空還。
短筇尚點湘妃斑,
好春未必天能慳。
東風到處如家山,
白發相對毋永嘆,
荼蘼姑架三百間,
為君醉倒驕旁觀。
中文譯文:
梨花靜謐,楊花悠閑,
雨鳩、晴鳩相依相關。
越王樓下春光繁盛,
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心如紅丹。
我愿追隨她,贊美她的容顏,
沒有華美的衣飾,只為她高興。
夜晚,子規鳴叫在斗闌之間,
江水草色碧綠,江波泛濫。
芙蓉城頭,芳露已干透,
有一位美麗的女子,沐浴朝寒。
我愿前往追隨,髀肉酸痛,
沒有桂棹,卻能激起君子的浪潮。
牛頭撥開云霧,尋找殘陽的懶散,
牛背上夕陽西下,人卻空回。
短筇上還有點點湘妃的斑紋,
美好的春天未必能永恒節儉。
東風吹遍大地,如家鄉的山,
白發相對,不再長嘆。
荼蘼姑架三百間,
為了你,我醉倒,驕傲地旁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美麗女子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愛情的向往。詩中的景物描寫清新自然,展現了春天的繁華景象,如梨花、楊花、雨鳩和晴鳩等。這些景物與美麗女子的形象相互映襯,營造出一種浪漫的氛圍。
詩中多次提到的美麗女子,被形容為心如紅丹、擁朝寒。她的美麗和高貴令詩人為之傾倒,詩人愿意為她付出一切,甚至不計較物質的浮華。詩中表達了深深的傾慕之情和對她的追隨之意。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美麗女子的持久傾慕和對時光流轉的淡然態度。詩中的荼蘼姑架意指一種花卉,象征著美麗和短暫的存在。詩人用白發相對來表達自己年老的狀態,但并不因此而長嘆,而是驕傲地旁觀著美麗女子的風采。
整首詩詞以浪漫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美麗女子的形象,并通過自然景物的對比和襯托,凸顯了她的美麗和高貴。詩中透露出詩人對美的追求、對愛情的向往以及對時光的淡然態度,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審美情趣。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美麗女子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傾慕之情,展示了他對愛情和時光的態度,具有浪漫主義的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