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真相寺遙月堂仍簡禮上人 / 作者:洪咨夔 |
四特遞盈闕,八還齊暗明。
須從心觀覓,莫認指摽生。
地僻人聲遠,山空夜氣清。
何時煨芋火,相與聽瓶笙。
|
|
寄題真相寺遙月堂仍簡禮上人解釋: 《寄題真相寺遙月堂仍簡禮上人》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特遞盈闕,
八還齊暗明。
須從心觀覓,
莫認指摽生。
地僻人聲遠,
山空夜氣清。
何時煨芋火,
相與聽瓶笙。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洪咨夔對寂靜、寧靜和內心觀照的渴望。詩中描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遠離塵囂,沒有人聲喧囂,山空氣清。詩人呼喚著自己的心靈去體驗這種寧靜,尋找內心的真相和意義。詩人渴望時機成熟時,在這樣的環境中煨芋火,與他人一起欣賞瓶笙的音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對靜謐、寂靜環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內心覺醒和尋求真理的向往。詩中的"四特遞盈闕,八還齊暗明"是對時間流轉和自然變化的描繪,暗示著世間萬物的循環和變化。"須從心觀覓,莫認指摽生"表達了詩人認為真理和意義應該從內心觀察和體驗,而不是被外界的指摘所束縛。"地僻人聲遠,山空夜氣清"描繪了一個遠離喧囂的地方,強調了詩人追求寧靜和清凈的心境。最后兩句"何時煨芋火,相與聽瓶笙"表達了詩人對時機的期待,期待在適當的時候與他人一起欣賞音樂,共同享受寧靜與美好。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詩人內心情感的表達相結合,表現出了對寧靜、自省和追求真理的向往。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對人生意義和內心覺醒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心靈寄托和寧靜境界的情感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