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聽雪 / 作者:洪咨夔 |
淅瀝松廳夜,空山一樣聲。
冰霜元自勁,水月更添清。
衾薄難留夢,窗虛易得明。
庭烏催奏墨,未曉已先鳴。
|
|
臺中聽雪解釋: 《臺中聽雪》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淅瀝松廳夜,空山一樣聲。
冰霜元自勁,水月更添清。
衾薄難留夢,窗虛易得明。
庭烏催奏墨,未曉已先鳴。
詩意:
這首詩以冬夜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臺中聽雪的情景。詩中通過描述雪落時的聲音、冰霜的堅固、水月的清澈,以及夜晚的寒冷和明亮,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受。同時,詩中還融入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展現了對生活的獨特領悟。
賞析:
1.描繪自然景象:詩中以淅瀝的聲音描繪了雪花落下的聲響,以及空山中回蕩的寂靜。通過對聲音的描寫,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而寒冷的冬夜氛圍。
2.對比手法:詩中通過對冰霜和水月的描述,展現了堅固和清澈的對比。冰霜的堅固象征著嚴寒的冬季,而水月的清澈則給人以明亮和清新的感覺。這種對比使詩中的景象更加生動有趣。
3.內心情感的表達:詩中通過描述床上的被子薄而難以保暖的情況,以及窗戶虛掩時明亮的室內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離別的感受。同時,庭院中的烏鴉鳴叫,也象征著新的一天的開始,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
4.抒發對自然的感慨:詩中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和感悟,以詩人獨特的視角,描繪了冬夜的美麗和寂靜。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人與自然的融洽關系和對自然之美的贊嘆。
總體而言,這首詩《臺中聽雪》通過對冬夜景象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同時也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營造了一種寧靜而寒冷的冬夜氛圍,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