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看牡丹三首 / 作者:蘇軾 |
明日雨當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肅肅初自持。
午景發濃艷,一笑當及時。
依然暮還斂,亦自惜幽姿。
|
|
雨中看牡丹三首解釋:
《雨中看牡丹三首》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雨中觀賞牡丹的景象和情感。
詩詞中文譯文如下:
明日雨當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肅肅初自持。
午景發濃艷,一笑當及時。
依然暮還斂,亦自惜幽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雨中觀賞牡丹的情景。首先,詩人預測明天的雨會停,清晨的光線透過松樹的枝葉灑在牡丹上。接著,詩人表達了牡丹花蕾中的清寒之氣已經滲入花骨,牡丹初次展示出肅穆的自持之姿。到了中午,牡丹綻放出濃艷的色彩,詩人感嘆一笑即適時,意味著欣賞美景應抓住當下。最后,雖然傍晚時分牡丹的花朵會漸漸合攏,但它們仍然自愛地保留著幽雅的姿態。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墨描繪了雨中牡丹的美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細致觀察和感受。通過對牡丹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生命短暫美好的珍惜之意。詩中的牡丹象征著高潔、莊重和自持,同時也寄托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這首詩詞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感受,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和生命的贊美和思考。它既展現了牡丹的美麗和神秘,也抒發了詩人對生命短暫而珍貴的感慨。整首詩詞以清新自然的筆調,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之美的獨特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