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鼻城 / 作者:蘇軾 |
平時戰國今無在,陌上征夫自不閑。
北客初來試新險,蜀人従此送殘山。
獨穿暗月朦朧里,愁渡奔河蒼茫間。
漸入西南風景變,道邊修竹水潺潺。
|
|
石鼻城解釋:
《石鼻城》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游歷時所見到的景色和他內心的感受。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平時戰國今無在,
陌上征夫自不閑。
北客初來試新險,
蜀人従此送殘山。
獨穿暗月朦朧里,
愁渡奔河蒼茫間。
漸入西南風景變,
道邊修竹水潺潺。
詩意:
這里的"石鼻城"是指一個位于西南地區的邊境城市,蘇軾在這里觀察到了一些景象并借以抒發自己的情感。詩的開頭,他描述了現在戰亂的時代,沒有了平和的景象,大家都忙于征戰,征夫們沒有閑暇。他接著寫到,他作為北方的客人初次來到這里,體驗了這個地方的險峻和新鮮。蜀人(指當地人)從這里開始送他進入那片蒼茫的山水之間。在月光的映襯下,他獨自穿行在朦朧的黑暗中,心情愁苦,渡過奔流的河流,感到無邊的茫然。然而,隨著他逐漸深入西南地區,他看到了風景的變化,道路旁修建著竹林,水聲潺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色和情感的描繪,展示了蘇軾對于時代動蕩和游歷所帶來的內心體驗。詩的前半部分,他以戰亂的現實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于平和時光的向往,以及對于現實狀況的不安和失望。后半部分,他通過描述自己的旅途和所見,展示了對于未知和陌生的探索和好奇心。他在黑暗中獨行,感到愁苦和茫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了風景的變化和美好,竹林和潺潺的水聲給他帶來了一份寧靜和安慰。整首詩詞流露出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對于自然景色的敏感和贊美。同時,通過描寫不同地方的景色和氛圍變化,也展示了蘇軾作為文人游子的旅行經歷和心靈的歷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