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焦山綸長老壁 / 作者:蘇軾 |
法師住焦山,而實未嘗住。
我來輒問法,法師了無語。
法師非無語,不知所答故。
君看頭與足,本自安冠屨。
譬如長鬣人,不以長為苦。
一旦或人問,每睡安所措。
歸來被上下,一夜著無處。
展轉遂達晨,意欲盡鑷去。
此言雖鄙淺,故自有深趣。
持此問法師,法師一笑許。
|
|
書焦山綸長老壁解釋:
《書焦山綸長老壁》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書焦山綸長老壁
焦山是一個地名,指的是禪宗學派的道場。綸長老則是指在焦山修行的長老。
法師住焦山,而實未嘗住。
這首詩詞的開頭描述了法師住在焦山,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停留。
我來輒問法,法師了無語。
詩人來到焦山,詢問法師問題,但法師卻默不作聲。
法師非無語,不知所答故。
法師并非不會說話,而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回答。
君看頭與足,本自安冠屨。
詩人說,無論是法師的頭還是腳,都本來應該是安定和舒適的。
譬如長鬣人,不以長為苦。
就像長發的人不會因為長發而感到苦惱一樣。
一旦或人問,每睡安所措。
但一旦有人提問,法師就無法找到合適的回答。
歸來被上下,一夜著無處。
回到自己的住處,無論是上面還是下面,一夜之間都找不到合適的位置。
展轉遂達晨,意欲盡鑷去。
旋轉轉動,直到天亮,希望能夠抓住真理。
此言雖鄙淺,故自有深趣。
詩人自謙自己的言辭可能平凡淺顯,但其中卻自有深奧的趣味。
持此問法師,法師一笑許。
詩人將這些問題帶給法師,法師卻只是微笑著默許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法師在焦山的生活狀態,表達了人們對于真理的追求和困惑。法師沉默不語,回答不了問題,詩人則試圖從法師的行為和表情中找到答案,但最終只能以微笑的默許作為回應。詩詞中的形象描繪和對人生困境的思考,表達了蘇軾對于人生、存在和求真的思索。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通過對法師的描寫展示了一種超越言語的境界,同時也傳達了對于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于人生的無奈與領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