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夜啼 / 作者:趙鼎 |
檐花點滴秋清。
寸心驚。
香斷一爐沈水、一燈青。
涼宵永。
孤衾冷。
夢難成。
葉葉高梧敲恨、送殘更。
|
|
烏夜啼解釋: 《烏夜啼》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鼎。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檐花點滴秋清。
寸心驚。
香斷一爐沈水、一燈青。
涼宵永。
孤衾冷。
夢難成。
葉葉高梧敲恨、送殘更。
詩意:
這首詩以夜晚為背景,描述了一種深沉的孤寂情境。檐下的花朵滴落,清秋的氣息撲面而來,引起了詩人內心的震動。芬芳散盡的香爐和漸暗的燈火,恍若夜幕正在降臨。寒涼的夜晚永遠存在,孤獨的床上冷冷清清,夢想很難實現。高高的梧桐樹葉被風吹動,敲擊著詩人的心頭,似乎在送別即將結束的夜晚。
賞析:
《烏夜啼》通過描寫夜晚的景象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的孤寂和失落之情。檐下的花朵滴落,清秋的氣息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更迭,喚起了詩人內心的驚動。香爐漸漸熄滅,燈火漸暗,暗示著夜晚的降臨和孤獨的加深。涼宵和孤衾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孤寂和寒冷。詩中的“夢難成”表達了詩人對夢想實現的渴望,但現實的冷酷使夢想變得遙不可及。最后,梧桐樹葉的敲擊聲象征著詩人內心的痛苦和離別的悲傷,伴隨著送走夜晚的鐘聲。
整首詩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失望。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和情感的交融,詩人將自己的心境與外部環境相結合,使讀者感受到一種深沉的寂寞和頹廢的情緒。這首詩抓住了夜晚的寂靜和孤獨,以及人類對于夢想和希望的追求,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