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夜 / 作者:王禹偁 |
四十強而仕,禮文可遵守。
筮仕已十年,明朝三十九。
自知得祿早,左宦誠宜有。
年雖過潘岳,未為全白首。
貧猶勝墨子,黔突聊供口。
若比張辟強,吾甘為老丑。
若比太公望,吾方為少秀。
任從新歲來,且獻高堂壽。
更解金貂冠,多貰商山酒。
|
|
除夜解釋: 《除夜》是一首宋代王禹偁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十強而仕,禮文可遵守。
筮仕已十年,明朝三十九。
自知得祿早,左宦誠宜有。
年雖過潘岳,未為全白首。
貧猶勝墨子,黔突聊供口。
若比張辟強,吾甘為老丑。
若比太公望,吾方為少秀。
任從新歲來,且獻高堂壽。
更解金貂冠,多貰商山酒。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王禹偁在除夕夜的心情和思考。他已經四十歲,已經在官場上有所成就,遵守著禮儀和文化傳統。他已經做官十年了,明天就要三十九歲了。他自知早早地得到了官位,作為一名官員,他應該有一份責任感。盡管歲月已經過去,但他還沒有完全變成白發蒼蒼的老人。他覺得自己雖然貧窮,但勝過了墨子,還能勉強維持生計。如果與張辟相比,他甘愿做一個老丑角。如果與太公望相比,他覺得自己還是年輕有為的。他愿意迎接新的一年,向高堂獻上壽誕的祝福。他還準備解下金貂冠,多買商山的美酒。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自己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官場的感慨。作者通過對自己的評價和與其他人的比較,表達了自己的心態和態度。他雖然已經有所成就,但仍然保持謙遜和自知之明。他對貧窮的接受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也體現了他的豁達和堅韌。整首詩詞以除夕夜為背景,通過對自身和社會的反思,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