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丁學士途中偶作 / 作者:王禹偁 |
淮海豐登接帝畿,家家耕破舊荒陂。
乳牛引犢精神健,野叟攜孫鬢發衰。
河市妓翻輕蒨袖,社筵人插小紅旗。
憑誰畫取村田樂,盡使憂民圣主知。
|
|
次韻和丁學士途中偶作解釋: 《次韻和丁學士途中偶作》是宋代王禹偁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淮海豐登接帝畿,
家家耕破舊荒陂。
乳牛引犢精神健,
野叟攜孫鬢發衰。
河市妓翻輕蒨袖,
社筵人插小紅旗。
憑誰畫取村田樂,
盡使憂民圣主知。
譯文:
淮海之地豐收連綿,接近帝王的領地。
每家每戶都在耕種著破舊的荒地。
乳牛引著小犢,精神飽滿健壯,
野老攜著孫子,頭發已經花白。
河邊的妓女輕輕拂起袖子,
在社會宴會上,人們插上小紅旗。
誰能畫出鄉村的歡樂景象,
讓擔憂的君主了解百姓的苦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農村生活為主題,展現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特點和現象。詩人通過對農田豐收和農民勞作的描繪,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美和對豐收的喜悅之情。同時,詩中也描繪了鄉村中老人和孩子的情景,展現了代代相傳的家庭關系和鄉村的寧靜景象。
詩的后半部分則轉向社會現實,通過描述河市的妓女和社會宴會上的小紅旗,暗示了社會風氣的腐敗和虛浮。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和對君主的期望,希望能有人能夠真正理解百姓的疾苦,并為他們創造一個幸福的鄉村生活。
這首詩詞通過對農村生活和社會現實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同時也表達了對君主的期望和對社會的批判。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現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特點和詩人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