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 / 作者:蘇軾 |
心衰面改瘦崢嶸,相見惟應識舊聲。
永夜思家在何處,殘年知汝遠來情。
畏人默坐成癡鈍,問舊驚呼半死生。
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饑鼠上燈檠。
|
|
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解釋:
《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心衰面改瘦崢嶸,
相見惟應識舊聲。
永夜思家在何處,
殘年知汝遠來情。
畏人默坐成癡鈍,
問舊驚呼半死生。
夢斷酒醒山雨絕,
笑看饑鼠上燈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遠離家鄉的心情。他在遠離家鄉的夜晚坐著,心衰面容改變,變得瘦弱而頹廢。當他看到親人,只能通過舊時的聲音來認識,感嘆自己思念家鄉的夜晚,不知道親人在何處。他已經進入殘年,深知親人遠離而感到惆悵。他因為害怕別人的議論而選擇沉默,變得愚鈍和呆滯。在詢問親人的過去時,被驚嚇得幾乎要昏死過去。在夢境中斷了和酒醒后,山上的雨已經停了,他笑著看著饑餓的老鼠爬上燈臺。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在遠離家鄉的時候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蘇軾以自省的態度描繪了自己的衰老和面容的改變,通過描述自己的心情和對親人的思念,表達了對家鄉的渴望和對親情的眷戀。他的畏人默坐和不敢提問的行為顯示了他對社會評判的恐懼,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親人過去的好奇和對未來的不確定。詩的結尾通過描述夢境和酒醒后的情景,展現了蘇軾對現實的冷靜和對困境的幽默態度。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內心的情感,通過對個人經歷和情感的描繪,觸動了讀者的心靈。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家國思念和對親情的追憶,同時也反映了蘇軾在政治和社會困境中的自省和堅韌。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情感的抒發,表達了普遍的人類情感和對家鄉、親情的向往,具有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情感共鳴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