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州歌二十首 / 作者:汪元量 |
秋風吹雨暗天涯,越鳥巢翻何以家。
嶺上萬松都斫盡,西湖新路欲排叉。
|
|
越州歌二十首解釋: 《越州歌二十首》是宋代文人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越州秋天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情景,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情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秋風吹雨暗天涯,
越鳥巢翻何以家。
嶺上萬松都斫盡,
西湖新路欲排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風雨為背景,通過描繪越州的景色和一些寓意象征,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秋風吹雨暗天涯”,運用了自然景象來烘托出秋天的凄涼和遼闊感。秋風吹雨,暗示了季節的變遷和人事的無常,也暗示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離愁別緒。
接著,“越鳥巢翻何以家”,越鳥是越州的特產,這里用越鳥巢翻來象征家園的動蕩和變遷。作者思念家鄉,感嘆時光荏苒,家園卻不復從前,引發了對家鄉變遷和自身歸屬感的深入思考。
第三句,“嶺上萬松都斫盡”,通過描繪嶺上萬松被砍伐殆盡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資源的破壞和環境的變遷的憂慮。這里的萬松也可以視為對越州歷史和文化的隱喻,意味著曾經的輝煌和現實的荒涼。
最后一句,“西湖新路欲排叉”,描繪了西湖地區新的道路正在修建,顯示了時代的進步和變遷。排叉的意象也可以理解為曲折和分岔,暗示了社會的復雜和人生的選擇。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寓意的運用,以及對家鄉和時代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越州的深情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這種抒發情感和反思現實的風格,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典型特征,同時也讓讀者對生命的變遷和家園的變化產生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