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 / 作者:汪元量 |
黃帽催人急放舟,荻花楓葉共颼颼。
天公作惡云翻手,河伯為妖風打頭。
接翅野鴉圍古堞,斷行孤雁落中州。
吳山只隔淮山路,江北江南處處愁。
|
|
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解釋: 《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是宋代汪元量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帽催人急放舟,
黃帽代表了官府的威嚴和權威,催促人們急忙啟程。放舟指的是乘船出行。這句表達了作者急于離開的心情。
荻花楓葉共颼颼。
荻花和楓葉隨風飄舞。這句描繪了秋天的景色,使人感受到季節(jié)的變遷和大自然的美麗。
天公作惡云翻手,
天公指的是上天的力量,作惡表示天災人禍不斷。云翻手形容天空中風云變幻。這句表達了社會動蕩和時局不安的現象。
河伯為妖風打頭。
河伯是水神的代表,妖風指的是狂暴的風。河伯為妖風的頭目,意味著水患和自然災害的嚴重程度。
接翅野鴉圍古堞,
野鴉騰飛并停在古堡周圍。這句描繪了荒涼的景象,暗示了社會的衰敗和孤寂。
斷行孤雁落中州。
孤雁中途停止飛行,落在中州。這句表達了旅途的困難和孤獨,同時也暗示了人們離散的命運。
吳山只隔淮山路,
吳山和淮山之間只隔著一條路。這句表達了作者思鄉(xiāng)的心情,吳山是故鄉(xiāng)的象征,淮山是離故鄉(xiāng)較近的地方。
江北江南處處愁。
江南和江北的每個地方都充滿了憂愁。這句反映了時局動蕩、民不聊生的社會背景,以及作者對家園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社會動蕩和人民苦難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人們離散和困境的揭示,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將個人的情感與社會的現實相結合,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