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瀘溝橋王昭儀見寄回文次韻 / 作者:汪元量 |
溝水瀘邊落木疏,舊家天遠寄來書。
秋風冷驛宮行未,夜月虛窗客夢初。
流雁斷鴻飛曠野,舞鸞離鶴別穹廬。
裘貂醉盡一樽酒,愁散方知獨上車。
|
|
瀘溝橋王昭儀見寄回文次韻解釋: 《瀘溝橋王昭儀見寄回文次韻》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王昭儀遠離故園的孤獨和憂愁。
詩詞以溝水瀘邊的景色為開篇,描述了落木疏疏的景象,傳達出一種淡淡的蕭瑟之感。接著,作者表達了王昭儀收到了久遠故鄉的書信,但是她身在宮廷,距離故鄉遙遠,秋風凜冽,行程漫長,使得王昭儀感到無比寂寞。
夜晚的月光透過虛窗照入客房,讓王昭儀陷入了夢境之中。這里的月光和虛窗象征著王昭儀內心的幻想和遙遠的思念。同時,流雁斷鴻、舞鸞離鶴的形象描繪了別離和離別的情景,暗示著王昭儀與故鄉、親人和愛人的分離。
在最后兩句中,作者提到了王昭儀飲盡了一杯酒,愁緒才漸漸散去,才真正感受到了孤獨的滋味。裘貂、車馬則象征著奢華和榮華,但是在這首詩中,它們只是象征著王昭儀的獨處和孤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溝邊的景色和王昭儀的內心感受,傳達了作者對遠離故園、孤獨和憂愁的思考和體驗。詩詞以樸素的語言和淡淡的情感表達了作者的情緒,給讀者留下了一種深深的思索和共鳴的余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