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臺懷古 / 作者:汪元量 |
靈巖寺古樹森羅,滿目興亡落逝波。
越相舟中西子去,楚王宮里北人過。
歌臺日暖游麋鹿,禁苑風高走駱駝。
卻羨老僧無一事,自攜瓶錫入煙蘿。
|
|
蘇臺懷古解釋: 《蘇臺懷古》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靈巖寺的景色和歷史滄桑,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興亡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靈巖寺古樹森羅,
滿目興亡落逝波。
越相舟中西子去,
楚王宮里北人過。
歌臺日暖游麋鹿,
禁苑風高走駱駝。
卻羨老僧無一事,
自攜瓶錫入煙蘿。
譯文:
靈巖寺的古樹繁茂,
眼前是興亡沉浮的波瀾。
越國的王子和西施離去,
楚王宮里曾經北上的人已遠去。
歌臺上陽光溫暖,麋鹿自由游蕩,
禁苑中風高吹拂著駱駝。
而我羨慕那位老僧,無牽無掛,
自帶著瓶子和拐杖走入蒿蘿之中。
詩意:
《蘇臺懷古》通過描繪靈巖寺的景色和歷史人物的離去,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興亡的思考。古樹蔥蘢的景象和興亡沉浮的波瀾使人產生深深的感慨。詩人將越國王子西施的離去和楚王宮北上的人對比,凝聚出歷史變遷的感受。
在陽光明媚的歌臺上,麋鹿自由自在地游蕩,禁苑中風高吹拂著駱駝,展現了自然的美好與生機。而詩人卻羨慕那位老僧,他無牽無掛,自由自在地攜帶著瓶子和拐杖,走入蒿蘿之中。這種羨慕表達了詩人對于返璞歸真、追求內心自由的向往。
賞析:
《蘇臺懷古》以簡潔而凝練的詞句,描繪了靈巖寺的景色,將歷史人物與自然景觀相結合,通過對比和對內心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興亡的感慨和對自由追求的渴望。
詩中的靈巖寺古樹、越相舟、楚王宮等具體景物和歷史人物的出現,增加了詩詞的韻味和歷史感,使讀者能夠在想象中感受到當時的場景和氛圍。詩人以簡明扼要的筆墨,勾勒出大時代中的興衰滄桑,讓人對歷史產生共鳴。
最后兩句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無拘束生活的向往。老僧的形象象征了超脫塵世的智者,他帶著瓶子和拐杖,自由地進入煙蘿之中,體現了追求內心自由和平靜的境界。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傳達了詩人對興亡沉浮的思考和對自由追求的向往。這種對歷史和人生的反思,以及對內心自由的追求,使《蘇臺懷古》成為一首具有深刻內涵和思想意蘊的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