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州道中 / 作者:汪元量 |
一片秋云妒太虛,窮荒漠漠走群狐。
西瓜黃處藤如織,北棗紅時樹若屠。
雪塞搗砧人戍遠,霜營吹角客愁孤。
幾回兀坐穹廬下,賴有葡萄酒熟初。
|
|
通州道中解釋: 《通州道中》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幅秋天通州道中的景象,表達了孤獨和離愁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片秋云妒太虛,
窮荒漠漠走群狐。
西瓜黃處藤如織,
北棗紅時樹若屠。
雪塞搗砧人戍遠,
霜營吹角客愁孤。
幾回兀坐穹廬下,
賴有葡萄酒熟初。
詩中以秋天的通州道路為背景,展現了一片云彩嫉妒著蒼茫虛無的景象。窮荒之地草木蔓延,孤獨的狐貍在其中穿行。在西瓜成熟的地方,藤蔓交織成網;北方的棗樹在紅艷的時候仿佛被屠宰。大雪堵塞了搗衣石的人,遠方的戍樓吹響了寒冷的號角,旅行的客人感到孤獨和憂愁。作者幾次獨自坐在高處的屋子里,幸好有成熟的葡萄酒來解愁。
這首詩通過描繪景物的寂寥和凄涼,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離愁。秋云妒太虛,暗示著詩人對遠大理想的向往和無奈。荒涼的景象和孤獨的動物形象,與詩人內心的寂寥和孤獨產生共鳴。詩中的雪塞搗砧人和霜營吹角客,象征了困境和離散的人們。然而,詩人通過坐在穹廬下品嘗葡萄酒,展示了一種豁達和堅強的心態,寄托了對希望和美好未來的信念。
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勾勒出通州道中的景象,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既有對困境和離愁的感慨,也有對希望和堅持的追尋。整首詩意蘊含深遠,給人一種凄涼而又豁達的美感,展現了汪元量獨特的詩境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