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山九日 / 作者:汪元量 |
九日凄涼戲馬臺,龍山高會亦塵埃。
天翻地覆英雄盡,暑往寒來歲月催。
人隔關(guān)河歸未得,客逢時節(jié)轉(zhuǎn)堪哀。
十年舊夢風吹過,忍對黃花把酒杯。
|
|
燕山九日解釋: 《燕山九日》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凄涼的九月景象,展示了興亡更替、光陰荏苒的主題,并通過黃花與酒杯的對比,表達了人生離別之情。
《燕山九日》的譯文如下:
燕山的九月,凄涼的景象戲劇般展開,
龍山高會也已塵埃落定。
天地翻覆,英雄們已盡歸于塵土,
炎熱逝去,寒冷來臨,歲月催人老去。
漂泊者與故土隔絕,無法回歸,
旅客在時節(jié)轉(zhuǎn)變中感嘆悲哀。
十年前的夢境隨風飄散,
我忍住悲傷,舉起酒杯與黃花為伴。
這首詩意蘊含豐富而深遠。首先,它以燕山九月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凄涼的氛圍,表達了人事已非、興亡更替的主題。作者提到龍山高會,暗示了一段歷史的榮光已成塵埃,人們的英勇事跡已經(jīng)湮沒。
其次,詩中通過天地翻覆和季節(jié)更替的描寫,強調(diào)了歲月流轉(zhuǎn)的無情。無論是英雄們的輝煌或是炎熱的夏季,都已逝去,取而代之的是寒冷的秋天。這種描繪表達了時間的無情推移,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虛無。
詩的后半部分則涉及到個人命運的變遷。作者提到人與故土隔絕,無法回歸,以及旅客在時節(jié)轉(zhuǎn)變中感慨悲哀。這些描寫折射出作者對離鄉(xiāng)別井、流離失所的感受,以及對時光流逝所帶來的羈絆和悲涼之情。
最后,詩的結(jié)尾以十年前的夢境和黃花把酒杯作為對比。十年前的夢境已經(jīng)飄散,而此刻,作者選擇忍住悲傷,舉起酒杯與黃花共飲。這種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與眷戀,同時也展示了面對變遷和離別時的堅強與豁達。
《燕山九日》通過對景象的描繪,折射出人生的離合悲歡,展示了時間的無情和個人的堅韌。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感慨,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歲月的沉淀和人生的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