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臺 / 作者:汪元量 |
荒亭駐馬酌金罍,風卷黃埃丑上來。
滿地山河無漢業(yè),趙州留得古云臺。
|
|
云臺解釋: 《云臺》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荒涼的景象和古老的云臺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深沉的感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云臺》的中文譯文:
在荒涼的亭子里,我駐足在馬邊,舉起金罍,傾酒而飲。
狂風卷起黃土塵埃,丑態(tài)盡顯于天空。
滿眼是山河的破敗,已無漢人興業(yè)的痕跡。
只有趙州的古老云臺,依舊靜靜地屹立。
詩意和賞析:
《云臺》描繪了一個荒涼、凄涼的景象,通過對亭子、金罍、風沙和山河的描寫,展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的憂傷和對時光的沉思。詩中的云臺象征著歷史的遺跡和文化的傳承,它是唯一留存的痕跡,見證了興盛和衰落的變遷。整首詩抒發(fā)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人事更迭的思考,表達了一種對過去輝煌的懷念和對現(xiàn)實的無奈。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將作者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思考融入其中。詩中的荒亭、金罍、風卷黃埃等形象都具有濃郁的滄桑感,通過這些形象的對比,更加凸顯了歷史的無常和人事的渺小。最后,詩人通過趙州古云臺的形象,表達了對歷史的珍視和對文化傳統(tǒng)的尊重,也彰顯了對歷史遺跡的思考和反思。
整首詩情感凝練,意境深遠,通過描寫荒涼景象和古老云臺的對比,展示了詩人對歷史的癡迷和對變遷的感慨。它喚起了讀者對歷史的思考,引發(fā)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無常的共鳴。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歷史文化為載體,通過感慨的語言和細膩的意象,傳遞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