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臺 / 作者:汪元量 |
文園多病厭文君,恨入金徽不忍聞。
寂寞高臺留古跡,來牛去馬自成群。
|
|
琴臺解釋: 《琴臺》是宋代詩人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詩,它描繪了汪元量對于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于自然山水的向往。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文園多病厭文君,恨入金徽不忍聞。
寂寞高臺留古跡,來牛去馬自成群。
詩意:
汪元量在這首詩中表達了他對于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對于自然山水的喜愛。他厭倦了官場上的文人雅士,因為他們常常將自己的才華和成就凸顯出來,而且往往是虛偽的。他更加喜歡自然山水,因為它們不會欺騙人,也不會說謊話。在高臺上,他看到了許多古跡,這些古跡雖然已經不再有人記得,但它們仍然存在于那里,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寂靜和寧靜的感覺。來牛去馬的聲音成群地響起,也讓人們感覺到自然的生命力。
賞析:
《琴臺》是一首描寫自然山水的詩。在這首詩中,汪元量通過對自然的描繪,表達了對于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對于自然山水的向往。他認為自然是真實的,而官場上的文人雅士則往往是虛偽的。他在高臺上看到了許多古跡,這些古跡雖然已經不再有人記得,但它們仍然存在于那里,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寂靜和寧靜的感覺。來牛去馬的聲音成群地響起,也讓人們感覺到自然的生命力。這首詩傳達了一種對于自然的敬畏和對于官場的厭倦,是一首優美的山水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