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寒甚氈帳中讀杜詩 / 作者:汪元量 |
少年讀杜詩,頗厭其枯槁。
斯時熟讀之,始知句句好。
書生挾蠹魚,流行萬里道。
朱顏日以衰,玄發日已老。
耿耿不圓卿,寧方自為皂。
舉目無寸親,憂傷入懷抱。
炎天冷如冰,磧地不生草。
我馬跑沙石,我饑面蒼昊。
人馬不相離,凍死俱未保。
何當回白日,陰云盡一掃。
|
|
草地寒甚氈帳中讀杜詩解釋: 《草地寒甚氈帳中讀杜詩》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草地寒甚氈帳中讀杜詩,
少年讀杜詩,頗厭其枯槁。
斯時熟讀之,始知句句好。
書生挾蠹魚,流行萬里道。
朱顏日以衰,玄發日已老。
耿耿不圓卿,寧方自為皂。
舉目無寸親,憂傷入懷抱。
炎天冷如冰,磧地不生草。
我馬跑沙石,我饑面蒼昊。
人馬不相離,凍死俱未保。
何當回白日,陰云盡一掃。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在寒冷的帳篷中讀杜詩,
少年讀杜詩,對其枯槁感到厭倦。
直到此時熟讀之后,才知道每句都很好。
書生帶著書籍,行走在萬里之間。
紅顏漸漸衰老,黑發漸漸蒼老。
你我之間沒有緣分,只能自己為皂。
抬頭看不到親人,憂傷深深地融入懷抱。
炎熱的天空冷如冰,沙漠上沒有生命的痕跡。
我騎著馬跑在沙石之上,我饑餓著面對蒼昊(指蒼天)。
人和馬都無法分離,凍死的命運都未能保住。
何時能回到明亮的白日,陰云才會一掃而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少年在寒冷的帳篷中讀杜甫的詩作為背景,表達了對杜甫詩詞的重新認識和贊賞。一開始,少年對杜甫的詩作感到厭倦,認為它們枯槁無味。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少年熟讀之后才發現每句都很好,領悟到其中的深意。
詩中描繪了一個書生(指自己)帶著書籍在萬里之間流浪的形象。他感嘆紅顏漸衰,黑發漸老,與心儀之人無緣,只能自己為平凡之人。他舉目無親,憂傷沉入內心。同時,他描述了炎熱的天空冷如冰,沙漠上毫無生機,自己騎馬奔跑在沙石之上,饑餓地面對蒼天。人和馬都面臨著凍死的命運,無法相離。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明亮白日的向往,希望陰云能夠消散。這句話暗喻著希望逆境能夠過去,困境能夠解脫。整首詩詞通過對生活的真實描繪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對命運的思考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對寒冷、孤獨和困境的描繪,以及對希望和美好的向往,展現了汪元量在宋代創作的《草地寒甚氈帳中讀杜詩》。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草地寒冷,我在帳篷中讀杜詩,
年輕時讀杜詩,感到其中枯槁乏味。
直到如今熟讀之后,方知每句都是佳作。
我身為書生,背負著書籍,行走萬里之路。
紅顏逐漸衰老,黑發日漸蒼老。
你我之間無緣,只能自命為平庸之人。
抬頭望去,親人相隔甚遠,憂傷深入懷抱。
炎熱的天空冷如冰,沙漠上不生一草。
我騎馬奔馳于沙石之上,饑餓之下仰望蒼天。
人與馬不分離,凍死的命運尚未保住。
何時回到明亮白日,陰云才能一掃而空。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少年時對杜甫詩作的厭倦與枯槁感,但隨著時間推移和深入閱讀,作者漸漸體悟到其中的美妙之處。詩中描繪了一個書生在寒冷的帳篷中讀詩的情景,同時表達了對紅顏衰老、自我認定為平庸之人的憂傷之情。作者描述了炎熱天空的冰冷、沙漠的荒蕪,自己騎馬奔馳在沙石之上,饑餓面對蒼天,與馬的命運緊密相連。最后,作者期盼回到明亮的白日,希望陰云能夠消散。
這首詩詞通過對寒冷、孤獨和困境的描繪,以及對希望和美好未來的向往,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思考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通過對杜甫詩作的重新認識和贊賞,詩中流露出對詩歌的敬仰和對真實感受的追求。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展示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美好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