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纏頭曲 / 作者:蘇軾 |
鹍弦鐵撥世無有,樂府舊工惟尚叟。
一生喙硬眼無人,坐此困窮今白首。
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韓婦。
輕帆渡海風掣回,滿面塵沙和淚垢。
青衫不逢湓浦客,紅袖漫插曹綱手。
爾來一見哀駘佗,便著臂韝躬井臼。
我慚貧病百不足,強對黃花飲白酒。
轉關護索動有神,雷輥空堂戰窗牖。
四弦一抹擁袂立,再拜十分為我壽。
世人只解錦纏頭,與汝作詩傳不朽。
|
|
古纏頭曲解釋:
《古纏頭曲》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鹍弦鐵撥世無有,
樂府舊工惟尚叟。
一生喙硬眼無人,
坐此困窮今白首。
翠鬟女子年十七,
指法已似呼韓婦。
輕帆渡海風掣回,
滿面塵沙和淚垢。
青衫不逢湓浦客,
紅袖漫插曹綱手。
爾來一見哀駘佗,
便著臂韝躬井臼。
我慚貧病百不足,
強對黃花飲白酒。
轉關護索動有神,
雷輥空堂戰窗牖。
四弦一抹擁袂立,
再拜十分為我壽。
世人只解錦纏頭,
與汝作詩傳不朽。
中文譯文:
鹍弦鐵撥世間罕有,樂府之舊工惟獨尚叟。一生口酸眼無人,坐此受困窮困至今白發。
翠鬟女子年方十七,指法已如傳說中的呼韓婦。輕帆渡海風卻將其拉回,滿面塵沙和淚漬。
青衣未能遇到湓浦的客人,紅袖卻擅自插入曹綱的手中。自從見到哀駘佗,就伏地躬身效法其井臼。
我感到羞愧,貧困和疾病無法百分之百滿足,只能強忍著對黃花飲白酒。轉動琴鍵有神奇的力量,雷聲在空室戰栗窗牖。
四根琴弦一撥開,我擁袖而立,再次深深地鞠躬,愿為你延長壽命十分之一。世人只知道錦纏頭的美麗,將與你的詩詞傳頌不朽。
詩意和賞析:
《古纏頭曲》是蘇軾的一首自嘲之作,表達了他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對藝術的堅持。詩中通過對古琴琴弦和鵝毛撥片的描寫,映射了自己在世俗中的孤寂和被忽視的境況。作者描述了自己琴藝超群,但卻無人欣賞,生活陷入困頓且年邁,白發蒼蒼。同時,通過描寫翠鬟女子和紅袖曹綱等形象,對比了自己的貧困和他人的富貴,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和自己的自卑感。
詩中的“鹍弦鐵撥”一句,形象地描繪了古琴的音色和撥片的材質,凸顯了蘇軾對音樂的熱愛和才華。而“樂府舊工惟尚叟”則表達了作者對古琴樂府的尊重和推崇,暗示自己雖然有才華,但在這一領域中卻無法取得真正的成就。
詩中的翠鬟女子和紅袖曹綱等形象,可以理解為他人的成功和幸福,與自己的貧困和孤獨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感嘆自己一生艱辛,卻無人賞識,只能自嘲地尋求一些微小的安慰和快樂。
在最后幾句中,蘇軾表達了對藝術的追求和對自己詩詞傳世的希望。他將自己與世人只知道外表的錦纏頭形成對比,強調了詩詞的內在價值和傳世的意義。
整首詩詞以自嘲和無奈的語調,表達了蘇軾對自身命運和藝術追求的痛苦和堅持。通過對琴藝和人生的比喻,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展示了他對藝術的執著和對現實的反思。這首詩詞既是蘇軾內心世界的抒發,也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和批判,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