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江紅(和王昭儀韻) / 作者:汪元量 |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
被午夜、漏聲催箭,曉光侵闕。
花覆千官鸞閣外,香浮九鼎龍樓側。
恨黑風、吹雨濕霓裳,歌聲歇。
人去后,書應絕。
腸斷處,心難說。
更那堪杜宇,滿山啼血。
事去空流東汴水,愁來不見西湖月。
有誰知、海上泣嬋娟,菱花缺。
|
|
滿江紅(和王昭儀韻)解釋: 《滿江紅(和王昭儀韻)》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
被午夜、漏聲催箭,曉光侵闕。
花覆千官鸞閣外,香浮九鼎龍樓側。
恨黑風、吹雨濕霓裳,歌聲歇。
人去后,書應絕。
腸斷處,心難說。
更那堪杜宇,滿山啼血。
事去空流東汴水,愁來不見西湖月。
有誰知、海上泣嬋娟,菱花缺。
詩意: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紛繁世事和個人遭遇的感傷之情。詩中描繪了天上仙境的盛景,包括醉王母和蟠桃的春色。然而,午夜的漏聲催促著時間的流逝,黎明的曙光逐漸照耀著宮闕。花朵盛開在千官的鸞閣之外,香氣飄浮在九鼎的龍樓旁邊。然而,黑暗的風吹起雨水濕透了霓裳,歌聲也停息了。人走之后,書信應該也斷絕了聯系。心碎的地方,無法言說出內心的痛苦。夜晚里,杜宇凄涼的啼鳴充斥著滿山,仿佛在啼血。過去的事情像東汴水一樣空流,而憂愁卻無法看見西湖的明月。有誰知道,在海上悲泣的嬋娟,菱花也因此而殘缺。
賞析:
該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首先,通過描繪天上人家的景象,表現了作者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時間的流逝和現實的殘酷使得美好的景色和愉悅的氛圍都被打破,使詩中的情感轉向憂愁和無奈。其中的花覆、香浮、恨黑風等描寫,通過對花香與風雨的對比,表達了人事無常、幸福易逝的主題。詩中的人物離去,書信斷絕,以及作者所感受到的心難言說,體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傷感。最后,通過對杜宇的形象描寫和東汴水、西湖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以及對現實困境的痛苦抒發。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細膩、悲愴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現實的反思,展現了宋代婉約派詩詞的特點。它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個人遭遇的描繪,抒發了作者的憂愁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滿江紅(和王昭儀韻)》是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
被午夜、漏聲催箭,曉光侵闕。
花覆千官鸞閣外,香浮九鼎龍樓側。
恨黑風、吹雨濕霓裳,歌聲歇。
人去后,書應絕。
腸斷處,心難說。
更那堪杜宇,滿山啼血。
事去空流東汴水,愁來不見西湖月。
有誰知、海上泣嬋娟,菱花缺。
詩意: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調表達了作者對繁華世事和個人遭遇的感傷之情。詩中描繪了天上人家的盛景,包括醉王母和蟠桃的春色。然而,午夜的漏聲催促時間流逝,黎明的曙光漸漸侵入宮闕。花朵覆蓋在千官的鸞閣之外,香氣浮動在九鼎的龍樓旁邊。然而,黑風吹起雨水濕透了霓裳,歌聲也停止了。人離去后,書信也將斷絕聯系。心碎之處,無法言說內心的痛苦。杜宇凄涼地啼鳴,滿山彌漫著凄苦的呼聲。過去的事悄然逝去,如東汴水空流,而憂愁卻不能見到西湖的明月。有誰知曉,在海上哭泣的嬋娟,菱花也因此而殘缺。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首先,通過描繪天上人家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時間的流逝和現實的殘酷打破了美好景象和愉悅氛圍,使詩中的情感轉向憂愁和無奈。詩中的花覆、香浮、恨黑風等描寫,通過對花香與風雨的對比,表達了人事無常、幸福易逝的主題。人物離去、書信斷絕以及作者所感受到的難以言說的心情,體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傷感。最后,通過對杜宇形象的描寫以及對東汴水和西湖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困境的痛苦抒發。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細膩、悲愴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現實的反思,展現了宋代婉約派詩詞的特點。它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個人遭遇的描繪,抒發了作者的憂愁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無常和命運的無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