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 / 作者:汪元量 |
瀲滟湖光綠正肥。
蘇堤十里柳絲垂。
輕便燕子低低舞,小巧鶯兒恰恰啼。
花似錦,酒成池。
對花對酒兩相宜。
水邊莫話長安事,且請卿卿吃蛤蜊。
|
|
鷓鴣天解釋: 《鷓鴣天》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汪元量。以下是針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湖水波光閃爍,綠色茂盛。在蘇堤的十里長廊,垂下柳樹的絲狀枝條。輕盈的燕子低低地舞動,小巧的鶯兒恰好地啼鳴。花朵像錦繡,酒池里盛滿了酒。對花品酒是一對相得益彰的事情。在水邊,暫且不談長安的事情,讓我們一起品嘗蛤蜊吧。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宜人的景象:湖水波光閃爍,綠色蔥蘢,柳樹垂下如絲的枝條,燕子和鶯兒在其中翩翩起舞和啼鳴。花朵艷麗如錦,酒池里盛滿了美酒。作者通過詩詞表達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同時借景抒發對詩酒交融的熱愛和享受。在最后兩句中,作者以品嘗蛤蜊的方式,暫時避開了塵世的紛擾,讓讀者在詩意的世界中感受平和寧靜的氛圍。
賞析:
《鷓鴣天》運用了華美流暢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美妙,通過對瀲滟湖光、蘇堤柳絲、燕子和鶯兒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怡人的環境中。詩中的花朵和酒池象征著美好和快樂,與自然景色相得益彰,體現了作者對詩酒人生的向往和追求。最后兩句以"蛤蜊"作為一種簡單而美味的食物,表達了作者欲暫時遠離塵囂、追求寧靜與快樂的心境。整首詩情感和諧,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愉悅之感,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園詩詞,展示了那個時代文人追求自然與生活融合的審美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