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萼紅(丙午春赤城山中題花光卷) / 作者:王沂孫 |
玉嬋娟。
甚春余雪盡,猶未跨青鸞。
疏萼無香,柔條獨秀,應恨流落人間。
記曾照、黃昏淡月,漸瘦影、移上小欄干。
一點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
重省嫩寒清曉,過斷橋流水,問信孤山。
冰粟微銷,塵衣不浣,相見還誤輕攀。
未須訝、東南倦客,掩鉛淚、看了又重看。
故國吳天樹老,雨過風殘。
|
|
一萼紅(丙午春赤城山中題花光卷)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沂孫創作的《一萼紅(丙午春赤城山中題花光卷)》。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嬋娟。甚春余雪盡,猶未跨青鸞。
疏萼無香,柔條獨秀,應恨流落人間。
記曾照、黃昏淡月,漸瘦影、移上小欄干。
一點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
重省嫩寒清曉,過斷橋流水,問信孤山。
冰粟微銷,塵衣不浣,相見還誤輕攀。
未須訝、東南倦客,掩鉛淚、看了又重看。
故國吳天樹老,雨過風殘。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寫一朵紅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紅花的傾慕之情以及對離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對紅花的描寫,展現了花朵的美麗、嬌媚和孤傲,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紅花的同情和憐惜之情。紅花成為了作者心靈中的寄托和情感的象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紅花的獨特感慨。詩的開頭描述了春天雪已盡的景象,紅花還未開放,形容了紅花的嬌媚和它未被人賞識的遺憾。接下來,詩人回憶起昔日與紅花共同照耀黃昏時的淡月,此刻紅花的倩影漸漸消瘦,移上小欄干。作者用"一點清魂,半枝空色"來描繪紅花的孤傲和空靈之美,花的香氣已經消失,只剩下紅花的芳香意味。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作者的離鄉之苦和對故鄉的思念。作者通過描寫冰粟微銷、塵衣不浣來寄托對鄉愁的抒發,同時也表達了對離故鄉的愧疚之情。最后兩句"未須訝、東南倦客,掩鉛淚、看了又重看"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作者自比為東南倦客,掩藏著心中的鄉愁,眼淚似乎也被鉛華所遮掩,但對故鄉的思念卻無法抑制。
整首詩詞以紅花為線索,通過對紅花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描寫細膩的形象和情感的交融,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清新、婉約的詩意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