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聲慢 / 作者:王沂孫 |
高寒戶牖,虛白尊罍,千山盡入孤光。
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
平生此興不淺,記當年、獨據胡床。
怎知道,是歲華換卻,處處堪傷。
已是南樓曲斷,縱疏花淡月,也只凄涼。
冷雨斜風,何況獨掩西窗。
天涯故人總老,謾相思、永夜相望。
斷夢遠,趁秋聲、一片渡江。
|
|
聲聲慢解釋: 《聲聲慢》是宋代詩人王沂孫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聲聲慢
高寒戶牖,虛白尊罍,
千山盡入孤光。
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
平生此興不淺,記當年、獨據胡床。
怎知道,是歲華換卻,處處堪傷。
已是南樓曲斷,縱疏花淡月,
也只凄涼。
冷雨斜風,何況獨掩西窗。
天涯故人總老,謾相思、永夜相望。
斷夢遠,趁秋聲、一片渡江。
譯文:
聲聲慢
高寒的房門窗戶,空空白白的酒杯,
千山皆融入孤獨的光芒。
玉影如虛無,天葩暗暗落下清香。
我平生的興致不淺,記得那年,獨自占據胡床。
怎知道,歲月飛轉,到處都堪傷感。
南樓已斷,悠揚的花兒和淡淡的月光,
都只帶著凄涼。
寒雨斜風,更何況我獨自掩著西窗。
天涯故人總是變老,徒相思,永夜相望。
夢斷千里,趁著秋天的聲音,一片渡過江河。
詩意和賞析:
《聲聲慢》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之情。詩中以高寒的房間、空白的酒杯,表現了孤獨和寂寞的意象。千山盡入孤光,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描繪了孤寂中的凄美景象。作者回憶起自己年輕時的豪情壯志,獨自占據胡床,感嘆歲月的更迭,到處都是傷感和凄涼。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無奈和失望。南樓已斷,花兒凋零,月光變淡,暗示著作者身邊的環境逐漸荒涼。冷雨斜風,獨自掩西窗,突出了作者孤寂的心境。天涯故人總是變老,永夜相望,表達了作者對久別的故人的思念和無盡的相思之情。最后,以趁著秋天聲音的一片渡江,描繪了作者對未來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詩以細膩而凄美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事變遷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歲月的無奈,對過往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許,展現了一種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