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 / 作者:梅堯臣 |
已先群木得春色,不與杏花為比紅。
薄薄遠香來澗谷,疏疏寒影近房櫳。
全枝惡折憎鄰女,短笛橫吹怨楚童。
墜萼誰將呵在鬢,蕊殘金粟上眉蟲。
|
|
梅花解釋: 《梅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梅花已經先于其他樹木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它的紅色無法與杏花相比。
淡淡的遠香從山澗和谷中飄來,
疏疏的寒影近了房屋的門窗。
整株梅枝不喜歡被折斷,對鄰近的女子感到厭惡,
短笛橫吹,怨恨著楚國的童子。
掉落的花瓣由誰來輕輕地拂去我的額發,
殘存的花蕊上有一只金黃的蟲子。
詩詞中的梅花是春天的象征,具有堅強、高潔、清寂的品質。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綻放,預示著春天的到來,是寒中取暖的象征。梅花與杏花相比,更為紅艷,顯示了梅花獨特的美麗。詩人通過描述梅花遠香飄來的景象,表達了梅花的清幽和獨立。梅花的香氣從山澗和谷中傳來,給人以清新的感受。
詩人還描繪了梅花的形象和態度。梅枝細長而有韌性,不易被折斷,象征著梅花的堅強和不屈不撓的品質。梅花對周圍的環境有一定的厭惡感,尤其對鄰近的女子持有敵意,這種情感表達了梅花的獨立和高潔。
詩詞最后以一個意象收束,描繪了落在梅花花蕊上的金黃蟲子。這一細節的描寫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細膩感,使讀者在品味梅花之美的同時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梅花獨立、高潔的品質,以及生命的脆弱與堅韌并存的主題,展示了梅花獨特的美麗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