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詠 / 作者:梅堯臣 |
閉戶無還往,端居廢禮容。
花為貧富焰,燕是舊過從。
持屐對人蠟,綻衣看婦縫。
非同叔夜傲,切莫怪疏慵。
|
|
自詠解釋: 《自詠》是宋代詩人梅堯臣的作品,詩意表達了一種隱居生活的態度和情懷。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閉戶無還往,端居廢禮容。
花為貧富焰,燕是舊過從。
持屐對人蠟,綻衣看婦縫。
非同叔夜傲,切莫怪疏慵。
詩意:
詩人自述閉門不出,靜心居住,不再拘泥于繁瑣的世俗禮儀。他觀察花朵的綻放無論貧富皆有光彩,燕子的往來也是自然而然的舊時經歷。他拿著屐子和蠟燭對著人,欣賞著婦女的繡衣針腳。他并不像叔夜那樣高傲自負,卻不可怪他的疏離與懶散。
賞析:
這首詩以簡短的語言展現了梅堯臣隱居生活的心境,表達了對繁雜世俗的厭倦和對自然、寧靜的向往。詩中的"閉戶無還往"和"端居廢禮容"揭示了詩人離開塵囂、回歸自我內心的決心和行動。他通過觀察花朵和燕子,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和贊嘆,同時體現了他超越物質貧富之別的心態。
詩中的"持屐對人蠟,綻衣看婦縫"是詩人對生活瑣事的關注和欣賞,以及對日常細節的敏感。這種細膩的觀察力和對生活細節的關注,反映出詩人對人情世故的淡泊和對紛繁塵世的超脫。他并不以叔夜的高傲自負為榮,而是倡導一種平和寧靜的生活態度,不追求功名利祿,不與世俗爭斗。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繁瑣世俗的抵制。詩中的意象清晰而富有感染力,抒發了對自然的喜愛和對現實的超越,反映了詩人追求內心寧靜與真實的精神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