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棠 / 作者:梅堯臣 |
要識吳同蜀,須看線海棠。
燕脂色欲滴,紫蠟蔕何長。
夜雨偏宜著,春風一任狂。
當時杜子美,吟遍獨相忘。
|
|
海棠解釋: 詩詞:《海棠》
作者:梅堯臣(宋代)
譯文:
要認識吳與蜀,
應觀賞線條婆娑的海棠。
像燕脂一般紅艷欲滴,
像紫蠟一般芳香持久。
夜雨更增它的嫵媚,
春風隨心而狂放。
當年的杜子美,
吟詠過無數詩篇,卻獨自忘卻。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梅堯臣的作品,以描繪海棠為主題。海棠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重要花卉,也是宋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之一。
詩中首先提到了吳與蜀,指的是兩個歷史上有名的地方,吳指的是南方的吳國,蜀指的是西南的蜀地。通過這樣的對比,詩人暗示了海棠的美麗超越了地域的界限,是值得全國皆知的。
接著,詩人用形容詞來描繪海棠的顏色和香氣。燕脂紅是一種非常鮮艷的紅色,用來形容海棠的顏色,強調了它的艷麗和鮮明。紫蠟蔕則是指海棠的花蕾,形容其芳香持久,增添了一種誘人的氣息。
下半部分的描寫則強調了海棠的嬌媚和美麗。夜雨的洗滌使得海棠更加嫵媚動人,春風的吹拂則讓它隨風搖曳,盡情展示自己的美態。這些描寫使人感受到海棠的嬌艷與自由,也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之情。
最后兩句提到了當年的杜子美,指的是唐代文學家杜牧。杜牧以其才華橫溢的詩歌而聞名于世,吟詠過很多美景,但在當時的時光中,他的詩篇已經被遺忘,與現在的海棠相比顯得微不足道。這里通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海棠之美的推崇和珍視。
整首詩通過生動的描寫、比喻和對比,展示了海棠的嬌艷和美麗,同時也暗示了人事如夢、時光流轉的主題。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流逝時光的思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