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 / 作者:梅堯臣 |
洛陽牡丹名品多,自謂天下無能過。
及來江南花亦好,絳紫淺紅如舞娥。
竹陰水照增顏色,春服帖妥裁輕羅。
時結游朋去尋玩,香吹酒面生紅波。
粉英不忿付狂蝶,白發強插成悲歌。
明年更開余已去,風雨吹殘可奈何。
|
|
牡丹解釋: 《牡丹》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這首詩詞描述了洛陽牡丹以及江南花卉的美麗。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牡丹》中文譯文:
洛陽的牡丹名品很多,
自稱天下無人能超過。
而江南的花也同樣美好,
絳紫淺紅色如舞娥。
竹陰下水映增添色彩,
春裝輕柔剪裁輕羅。
時常結伴去尋歡樂,
香風吹拂有紅色波。
花瓣不甘愿被瘋蝶盜取,
白發勉強插入成悲歌。
明年再開花,我已離去,
風雨吹襲殘花,無可奈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牡丹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牡丹花的贊美以及對江南花卉的喜愛之情。詩中描繪了洛陽的牡丹品種繁多,以至于它們自認為天下無人能與之媲美。然而,作者也發現江南的花同樣美好,尤其是絳紫淺紅色的牡丹花,宛如舞蹈的仙女一般。詩中還提到牡丹花在竹陰下映襯著水面,增添了色彩的層次感,而它輕柔的花瓣則像是春天的輕羅服裝一般。詩中描繪了春天時結伴尋歡作樂,香風吹拂下形成紅色波浪的景象。然而,詩中也流露出牡丹花的悲涼。它們不甘心自己的花瓣被蝴蝶奪走,白發勉強插入花中,仿佛訴說著悲傷的歌謠。最后,詩中表達了明年花開時,作者已經離去的無奈和對風雨吹襲殘花的無可奈何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牡丹花和江南花卉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花卉美感的體驗和感慨,同時也點出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的主題。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人生和離別的思考,給人以美好而深遠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