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詩絕句十七首 / 作者:梅堯臣 |
鵲銜高樹蟬,危脅繅車響。
露腹不曾肥,殺之嗟已往。
|
|
雜詩絕句十七首解釋: 《雜詩絕句十七首》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鵲銜高樹蟬,
危脅繅車響。
露腹不曾肥,
殺之嗟已往。
中文譯文:
喜鵲口中銜著高樹上的蟬,
危險地威脅著正在織線的車聲響。
露水滴在鳥腹上,它并未曾肥胖,
殺它,唉,過去的遺憾已經發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生動的自然景象,融合了一種深刻的哲理。詩人通過形象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對生命脆弱性和無常性的思考。
首句以喜鵲銜蟬為題材,喜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鳥,而蟬則是夏季的代表,在高樹上鵲銜蟬的形象生動而美麗。這一景象暗示了飛禽走獸間的生死互動,以及自然世界的循環和變遷。
第二句將注意力轉向人類的活動,描述了一個織布車上的聲音。車聲響起時,它像是一種威脅,如同鵲銜蟬的景象一樣,暗示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的沖擊和干擾。
接下來的兩句以露水滴在鳥腹上為描寫對象,表達了一種無奈和遺憾。鳥腹未曾肥胖,意味著它未能享受到足夠的食物和生活的滋養。而"殺之嗟已往"一句,表達了對過去的遺憾和無法挽回的失去的悲傷。
整首詩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影響。它提醒人們珍惜當下,關注自然,以及對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