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三首 / 作者:梅堯臣 |
每入秦淮口,風波更不憂。
重看後庭樹,還起舊時愁。
故老都無有,遺蹤莫可求。
何人能識意,白鷺在寒洲。
|
|
金陵三首解釋: 《金陵三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每次進入秦淮口,風浪再也不擔憂。
再次看到后庭的樹,舊時的憂愁又起。
故老都已不再,無法尋覓他們的蹤跡。
有誰能理解我的心情?白鷺在寒洲上。
詩意:
《金陵三首》以金陵(即今天的南京)為背景,描繪了詩人在秦淮河口的感受和內心的回憶。詩人在這個地方感受到了風浪的不再,不再憂慮,但同時也使他回憶起過去的憂愁。他發覺故老已經不在,無法再尋找到他們的蹤跡,這讓他感到無比的孤獨。然而,他對于能夠理解他內心情感的人抱有希望,就像白鷺停在寒洲上一樣。
賞析:
《金陵三首》通過描繪金陵的秦淮口和后庭樹,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詩中的秦淮口象征著世事的變遷,風浪的不再代表著時光的平靜,無憂的心境。然而,后庭的樹卻喚起了詩人過去的憂愁,使他回憶起往事。詩人感嘆故老已逝,無法尋覓他們的蹤跡,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人世無常的感傷之情。然而,詩人對于能夠理解他內心情感的人抱有希望,白鷺在寒洲上的形象給人以寄托和安慰。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內心的復雜思緒。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他對于時間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和思考。這首詩寄托了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和對于理解與共鳴的渴望,同時也呈現出一種對于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的深刻認識。通過這種思考和感慨,詩人在尋找著內心的安寧和寄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