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韓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 作者:梅堯臣 |
函關見殘雪,褎谷聞春禽。
禽響通朱輪,馬嘶入青林。
花明亂石路,云抱寒泉岑。
天外漢江來,城下漁網沉。
庖供縮項鳊,坐使宮娥斟。
農桑不須教,古俗自通今。
|
|
送韓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創作的《送韓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是一首描寫離別情景和對自然景物的感慨的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函關見殘雪,褎谷聞春禽。
禽響通朱輪,馬嘶入青林。
花明亂石路,云抱寒泉岑。
天外漢江來,城下漁網沉。
庖供縮項鳊,坐使宮娥斟。
農桑不須教,古俗自通今。
譯文:
離開函關,看到殘留的雪,聽到遙遠山谷傳來春天的鳥鳴聲。
鳥聲回蕩著紅色的車輪,馬嘶聲進入藍色的林木中。
鮮花在崎嶇的石路上綻放,云朵擁抱著寒冷的泉水和山峰。
天外傳來漢江的氣息,城下的漁網沉浸其中。
廚房里的食物擺上縮項鳊魚,宮廷使女斟酒端上。
農民的田園生活不需要指導,古老的習俗依然流傳至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離別時的景象和對自然的感慨,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來表達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和對自然的熱愛。
首先,詩人通過描寫殘雪和春鳥的聲音,展示了離別時的季節變化和離別的苦澀之情。詩中的禽響通朱輪,馬嘶入青林,生動地展現了旅行的場景和氛圍。
接著,詩人以花明亂石路、云抱寒泉岑的方式,將自然景物與離別的情感相融合,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思念之情。這種景物描寫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敏感和細膩的觀察力。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城市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庖供縮項鳊、宮娥斟酒等描寫了宴會的場景,突顯了封建社會中的宮廷文化和生活。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農民的贊頌和對古老習俗的推崇。詩人認為農民的生活不需要教導,古俗的傳統在今天仍然通用,這種觀點表達了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民間智慧的贊揚。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文環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離別情感的抒發和對自然、傳統的熱愛。展現了梅堯臣細膩的感受力和對生活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