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日雪三首 / 作者:梅堯臣 |
寒令奪春令,六花侵百花。
塘冰膠燕觜,野水澀芹牙。
擁柱輕於絮,吹墀凈若沙。
乳禽饑啄木,誰悮撥琵琶。
|
|
十五日雪三首解釋: 《十五日雪三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寒令奪春令,六花侵百花。
塘冰膠燕觜,野水澀芹牙。
擁柱輕於絮,吹墀凈若沙。
乳禽饑啄木,誰悮撥琵琶。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冬天的景象,通過描繪雪花的形態和對自然景色的觀察,表達了作者對寒冷季節的感受和對春天的期待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冬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雪花的描繪和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展現出作者對寒冷季節的感受和對春天的期待。下面對每一句進行分析:
1."寒令奪春令,六花侵百花。"
這兩句表達了冬天的寒冷和雪花的盛行。"寒令奪春令"指的是寒冷的天氣延遲了春天的到來,"六花侵百花"意味著雪花的數量眾多,覆蓋了原本的百花。
2."塘冰膠燕觜,野水澀芹牙。"
這兩句描繪了冰凍的水面和冷冽的水質。"塘冰膠燕觜"形容冰面上的結冰像是黏在燕子的嘴上一樣,"野水澀芹牙"則形容野外的水質像是澀到了芹菜的牙齒。
3."擁柱輕於絮,吹墀凈若沙。"
這兩句描述了風雪交加時的景象。"擁柱輕於絮"表示雪花像是輕柔的棉絮一樣圍繞著柱子,"吹墀凈若沙"意味著風吹過庭院,將地面吹得干凈如沙。
4."乳禽饑啄木,誰悮撥琵琶。"
這兩句通過描繪乳禽(鳥類)啄食木頭的景象來反映冬天食物匱乏的現實。"乳禽饑啄木"意味著鳥類因為食物不足而啄食樹木,"誰悮撥琵琶"則是表達了作者對于面臨困境的人們的同情之情。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雪花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冬天的寒冷和凄美。同時,通過對乳禽啄木的描寫,也體現了作者對于困境的關懷。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情的深入觀察和感悟。 |
|